「鹽水鎮」昔稱「月港」,為一天然內港。香火鼎盛的台南鹽水大眾廟,前身是為「聚波亭」,由於當時往返於福建、廈門等地之通商帆船皆停靠於港內,帆影點點的景況促使時駐地─何積善將軍在港口邊榕樹下建一涼亭,供往來商賈休憩,並雅其名曰:「聚波亭」。
時值海上貿易頻繁,航行於台、閩之間的商船常受海寇及風浪之擾,開始在商船上奉祀「雷府大將軍」,以求神明庇佑免受海寇風浪襲擾。後來月津港淤塞問題日趨嚴重,港口失去功能,眾人將神尊移奉到聚波亭安座。日後建廟奉祀,仍然是沿用聚波亭為廟名。
廟內主祀雷府大將軍(又稱雷王爺、厲王爺、大將爺、大眾爺、雷府千歲),配祀神有黑虎將軍、謝將軍、范將軍、地藏王菩薩、觀世音菩薩、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、十殿閻羅王等神尊。有趣的是,廟內所供神尊,身上眉髮、鬍鬚會隨時間而長長,成為當地居民、到訪遊客最為津津樂道的一點。
據廟方口述,廟內所供所有神尊身上眉髮、鬍鬚都會長長。神像旁放置有先前的照片,兩相比較下就可以發現眉髮、鬍鬚長長的證明。
光緒十三年廟祀重建時,地方秀才葉瑞西特為廟方題聯─「大節茍虧焚香奚益,眾生無愧不拜何妨」,傳為地方佳話並沿用至今。今天來到台南鹽水大眾廟,兩句對聯就刻在廟前柱上,以示後人行為處事當時時自惕。(攝影/洪榕)
台南鹽水之旅
http://737.tw.tranews.com/大台南旅遊網
http://tainan.tw.tranews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