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台灣詩路上,木棉花成道,筆直的路上所見儘是一望無垠的田野。這裡是台南縣鹽水鎮的一個小裡「田寮」,同時也是因為當地文史工作者發心發願,所攜手營造出的台灣第一條「台灣詩路」。
台灣詩路遍植10多種花木,一年四季各賞不同花木之美。除了木棉外,另有黃花風鈴木、鳳眼果樹、蓮花、台灣欒木、金鐘花、馬櫻丹、雞蛋花、紫薇、芙蓉和洛神等花木,依不同季節為詩路披上各樣的繽紛色彩。
詩路上另一特色,即為近百首烙印在陶片上的台灣詩,形成蜿蜒的一道雲牆。近百首經挑選的詩,內容都是代表人民心聲的詩作。從第一首賴和的「農民謠」描寫台灣早期農民之苦、楊守愚「貧婦吟」道盡早期婦女的心酸,或是黃勁連的「鞋破底原在」寫對先父的懷念、許正勳「曝鹽」中對早期鹽業的深刻描繪……透過台南縣月津文史發展協會工作人員的導覽與導讀,讓我們透過台灣母語體會台灣詩意境之美,並遙想起那早期農業社會生活的點滴記憶。(攝影/洪榕)
台南鹽水意麵:
http://737.travel-web.com.tw/